剛剛過去的長假,曾經(jīng)火爆的金九銀十輝煌不再,人們對于樓市走勢越來越琢磨不透了,有人甚至放言相信政策沒用,有錢就得趕緊買房,早上車早安生。對于買房,人們似乎已經(jīng)形成了思維慣性,越是這個時候就越要避免走進幾個思維誤區(qū)。
誤區(qū)一:了解政策沒用
房價漲跌都有一定的規(guī)律,要知道,政策都是伴隨市場變化而做出調(diào)整的,而且都是持續(xù)性的,像2015年的連續(xù)降息降準、減免稅費,都是為了刺激購房需求釋放,目的是去庫存。接下來的2016年樓市的火爆大家有目共睹,炒房客的參與讓本該剛需享有的住房權益受到嚴重侵害,房價被炒高,房子的金融屬性大大超過了居住屬性,市場的風向變了,于是政策開始收緊。
說了解政策沒用的人,要么是沒能及時買房,把不滿遷怒于政策;要么是已經(jīng)買了房子,而且是歪打正著上了車買賺了,就覺得還是相信自己的判斷靠譜。顯然,這些人都擺脫不了盲目買房的標簽,買房不看政策是最不該犯的錯誤,通過政策可以對市場有一個認識,比如年初北京出臺限制商住房的規(guī)定,只能全款買,不可以貸款,這個時候就可以判斷出市場對商住房不太友好了,然后分析買商住房的利弊后,選擇買或者不買??傊褪鞘袌龊驼呙懿豢煞?二者獨立出來都不利于作出客觀、理性的判斷。
誤區(qū)二:選對買房時機就能穩(wěn)賺
關于買房,時不時都會有人問,什么時候買房最合適?深入分析的話,能問出這個問題的人,實際上是懷著一顆“希望買房后房價能穩(wěn)賺不賠”的心理,房價和買房時機固然重要,但是不要忘了樓市的另一個重要特點,那就是分化問題,不同地區(qū)、城市,同一城市的不同地段、小區(qū)、樓盤,甚至是同一棟樓的不同樓層,房價都是有差異的,選對房子跟選對時機一樣重要,在市場里,能買到賺到的人畢竟是少數(shù),多數(shù)人的情況是,買不對房子,買郊區(qū)的后悔當初沒狠下心買個市區(qū)小房子,起碼能占個好學位;買綠化好的小區(qū),生病時后悔沒買醫(yī)院旁邊的二手房。
這樣的情況就是買的房子沒有滿足購房人長遠需求,雖然可能當時價格便宜,但家里有病人,忽視了對于醫(yī)療資源的需求,選對買房時機似乎變得沒那么重要了,自己并沒有完全賺到。
誤區(qū)三:買房過分相信“別人說的”
很多人買房子,有時并不是自己真的想買,看到身邊的人買,自己也才有的念頭。去年的時候,融360說房君的一位朋友就問,XX地方的房子值不值得買,我就問讓為什么買房,預算是多少,他說就是看著人家都買房,自己也想買,要不然錢拿在手里也是貶值,至于預算嘛,還沒有考慮清楚。我又問他,你去看過房子嗎,回答是否定的。
有些人,基本上都是在向別人征求意見,或是看新聞,或是問朋友,主觀意識較弱。征求意見固然重要,親自去看過房子才有助于形成自己的主觀判斷力,不至于把“要不要買房”都寄托在別人的意見上,別人的意見也只是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,只有你自己了解自己的訴求、情況。有時候,買房人心里有了一個決定,但就是下不了決心,旁人稍微鼓勵一下,可能就會邁出去這一步,如果是個錯誤的決定,還要埋怨別人,這類人不在少數(shù)。
誤區(qū)四:選中小銀行比四大銀行更能省錢
有些人認為四大銀行財大氣粗,推出的貸款業(yè)務要求多收費高,相比之下,中小銀行門檻相對低一些。國有銀行跟中小銀行確實有各自的優(yōu)缺點,但是別忘了,它們都是要盈利的,在利益的驅使下,難免會出現(xiàn)個別銀行做出違規(guī)行為。最近,就有關于部分地區(qū)的多家大型銀行發(fā)放個人消費貸款,用于本行個人按揭貸款首付的,和開發(fā)商組成CP,銀行為了完成業(yè)績,開發(fā)商為了賺錢,各取所需,出了問題受傷最大的還是購房人,大銀行尚且如此,更何況小銀行呢。
雖說這些不是普遍現(xiàn)象,但過分相信部分銀行也不是明智的選擇。選銀行的時候,要從規(guī)模、對房貸業(yè)務的重視程度、貸款利率、放款速度、服務水平等多方面了解,可以的話最好去業(yè)主群,或者論壇里了解以前的業(yè)主在該銀行的貸款申請情況,深入到一線才能了解的深刻些。切忌不要憑著慣性思維,或者主觀判斷銀行好壞,一定要以事實為依據(jù)。
2017年逐漸接近尾聲,處于買房邊緣的人的心情是復雜的,一方面利率提高、放款周期變長,整體購房成本升高,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對迫切的住房需求,買房如上戰(zhàn)場,知己知彼才能百戰(zhàn)百勝,買房人需要整理自己的思緒,總結出對買房的要求,以及自己的底線(包括成本底線,對房子地段、戶型的硬性要求),避免陷入思維怪圈。
老城區(qū)33.8萬元
老城區(qū)待定
老城區(qū)470000萬元
老城區(qū)49.5萬元
老城區(qū)49.5萬元
老城區(qū)32萬元